欢迎访问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官网!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辟谣平台

文化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活动 > 群文资讯

【五一特辑】号子 | 劳动人民的赞歌

来源: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时间:2022-05-01访问量:

劳动最光荣

图片

 ·劳动人民的赞歌· 

图片



图片

弘扬劳动精神




五一劳动节

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众所周知,

劳动是人类社会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

穷苦百姓团结起来,

用单薄的人力,

勇敢甚至狂妄地

对抗着恶劣的环境,

留下属于劳动人民的歌

——劳动号子。


图片


图片

     劳动号子是一种民歌题材,它产生于古往今来的集体劳动中,又逐渐消亡于现代社会大机器的轰鸣中。它是劳动中诞生的“人民之歌”,一领众和,曲调简单,内容即兴创作,大致包括工程、船渔、农事和搬运号子等,我愿称之为民间劳动者的最强Freestyle!


图片


图片

工程号子——《打夯歌》


图片

      工程号子产生于打夯、伐木、采石等重体力劳动中。打夯是众人用一块圆石头压实地基的劳动,在科技落后的年代,这是打地基唯一的方法。打夯号子用于指挥大家统一行动,控制节奏,同时也为了在繁重的劳动中寻点乐子,减轻疲乏。

图片


图片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过程中,
有许多劳动者来到荒芜的戈壁滩,
他们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
做着最粗重的打夯活计,
唱着最有力的号子,
粗犷的歌声和豪情壮志回荡于天地之间,
仿佛可以粉碎一切艰难险阻。

打夯歌
出自电影《横空出世》




图片

船渔号子——四川《川江船夫号子》


图片


    船渔号子用于水运、打渔、船务等等水上作业劳动。由于许多江河水流湍急,水上谋生者不仅要克服各种困难,还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船渔号子要更加惊心动魄和震撼人心,展现了人民与大风大浪搏斗时的惊险场面。


图片


巴蜀境内山峦重叠,

江河纵横,

古时货物流通、客运往来都需要靠木船,

遇到险滩急流便举步维艰,

需要船工协助。

号工领头唱着号子,

众船工帮腔合唱,

一声声呐喊和吼声在空谷回荡,

那是船工用热血和汗水凝铸的生命之歌。


图片




图片

搬运号子——山西《走绛州》


图片


     搬运号子在人力装卸、挑抬、推拉货物等集体性搬运劳动中形成,它可以起到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的作用。搬运号子大多没有固定唱词,往往一领众和或领和交叠,形成多声部的歌唱形式,风格较为朴素,粗犷有力。


图片


早年间交通不便,

人们为了生存发展,

往往会用扁担挑着行囊与货物走南闯北。

绛州地处晋东南,

路上有许多挑夫往来。

为了消解行走路上的疲累和寂寞,

他们乐观地唱起号子《走绛州》,

扁担在他们肩上颤悠跃动,

寄托着生活的希望。


走绛州
《走绛州》




图片

农事号子——浙江《采茶舞曲》

图片


      农事号子产生于打麦、舂米、薅草、收割、采摘等农业生产中。相比其他劳动,农事劳动强度较小,大多农事号子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曲调舒展,歌词内容也比较丰富,不限于劳动,还可以顺便谈个恋爱。


图片

  

图片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

这首《采茶舞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

旋律优美流畅,充满对生活的赞美。


图片


图片



时至今日,

许多集体劳动已被机器替代,

劳动号子因无用武之地而逐渐消亡,

有些甚至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加以保护。

那是劳动人民发出的声声呐喊,

更是他们的赞歌。

祝所有劳动人民节日快乐!




图片

END


策划:调研部

编辑:彭知之

责编:黄冬晓 

审核:韦小海 陈春燕 赵岚 韦伟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