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官网!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辟谣平台

文化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活动 > 群文资讯

【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今起施行 四大亮点引人瞩目

来源: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时间:2017-03-01访问量: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喜事,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保障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公共文化服务将实现从可多可少、可急可缓的随机状态到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的跨越。

图片

3月1日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这将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共六章65条,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有序开展,法律规定:国务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协调机制,指导、协调、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承担综合协调具体职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推动实现共建共享。法律构筑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建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监督和公告制度、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公共文化机构开展服务情况年报制度等。


闪耀出四大亮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责任主体、服务目的、服务内容等基本概念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另外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了该保障法的闪耀亮点。

亮点之一: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社会力量是参与者;

亮点之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亮点之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是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其他相关服务;

亮点之四: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又一亮点。

据统计,全国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拥有可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类设施6800多所,比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总和还多,但长期以来这些设施游离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之外,实际上是很大的资源闲置浪费。把这些设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带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倍增的效果,是盘活存量资源、提高综合效能的有力举措。

另外,针对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设施建设的问题,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规定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明确了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一重要突破将居民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法制化。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三方面体现重大意义

意义之一:提高了我国公共文化法治化建设水平

当前,我国文化立法与其他领域的立法相比,仍然存在立法总量偏少、层次偏低等问题。在公共文化领域也仅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少数几部法规。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文化立法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文化法律体系,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法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之二:为推进文化治理能力提供法律依据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界定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若干重要制度,为各级政府确保行政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意义之三:为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强调要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更好地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广泛宣传严格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已经出台,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宣传普及好这部法律、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使法律规定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准绳。

宣传普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今后,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将着手组织开展系统内的学习教育,让相关工作人员深刻理解法律的各项规定,牢牢把握法律的各项要求,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开展好执法工作夯实思想基础、做好理论武装。

坚持严格执法确保落到实处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的职责。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化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意识,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根据法律规定开展好各项工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起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重任。

抓紧制定配套法规规章制度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了多项制度,如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度、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年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行需要在内容、方法、程序等方面加以细化。此外,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面面俱到地作出详细规定。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起草相关法规规章并及时出台,让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落地生根,把法律的有关规定落细落实,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撑。

(来源:凤凰国学http://guoxue.ifeng.com/a/20170301/50744885_0.shtml)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