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傣族舞蹈《水姑娘》、哈尼族歌曲《梯田夜话》、彝族歌曲《回到阿着底》、歌伴舞《彝族酒歌》,又有云南经典民歌《马铃响来玉鸟儿唱》《小河淌水》,还有与昆明歌手演员两地经典爱情民歌《世上只有藤缠树》《蝴蝶泉边》……在2月18日晚举行“相约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2017大型民歌专场演出云南专场火热举行,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民族歌舞视听盛宴。
云南专场,我们邀请到来自云南的民歌手、优秀演员前来“赶歌圩”。
云南聚集着2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深厚,各少数民族民歌被为传唱;广西是民歌的热土,12个世居民族的民歌在这里绽放出迷人的魅力,南宁被誉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更是享誉世界。作为2017年民歌湖“周周演”活动提升工程之一,南宁市增设“相约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2017大型民歌专场演出活动,以民歌为载体,以民歌湖为舞台,组织、吸引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民歌手来到南宁,放声高唱本民族民歌,全面展示民族文化精粹,充分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各民族的融合、世界文化的交融,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让传统歌圩文化贯穿全年。
当云南民情风情遇到广西民族风情,当云南民族歌舞在南宁这片民歌热土上“绽放”,并与广西民族歌舞碰撞激发出奇妙的火花,当晚的民歌湖水上舞台成为了民歌的海洋、欢乐的海洋,云南民族文化与广西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演出在合唱《新大河涨水沙浪沙》中,演出拉开序幕,开启当晚民歌之旅。《大河涨水沙浪沙》的曲调属昆明调中的呈贡小调。这首经过改编的呈贡小调,以小合唱的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叙述了呈贡人民热爱生活、歌颂家乡的情怀。
舞蹈《水姑娘》中,一群如水的傣家姑娘向观众展示傣族舞的魅力,傣族姑娘的多情。
自石林彝乡大地的黑石头组合带来的一首歌唱故乡的彝族歌曲《回到阿着底》,曲调尤为动人;由阿诗玛组合带来歌曲《美丽的彩云飞起来》,仿佛为观众展示了姑娘踩着琴音、笛音,从那小路走来,从丛林中走来,就像彩云飞起来的美丽画面。
以歌颂春城滇池儿女为主的歌曲《滇池圆舞曲》堪称昆明的“市歌”,只见演员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舞蹈《滇池圆舞曲》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云南歌手声情并茂演绎了云南民歌《火把节的火把》《小河淌水》,在原汁原味的歌声里,观众感受到彝族人民火一般的热情,触摸到“月亮出来亮汪汪”的美丽意象,两者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哈尼族歌曲《梯田夜话》表现了阿哥阿妹在夜晚的梯田悄悄说话的动人画面。
彝族祝酒歌在云南民歌中独树一帜。边喝着美酒边歌唱着美好的生活,也许这是对美好生活最好的致敬,观众纷纷“醉倒”在《彝族酒歌》的迷人的旋律里。
彝族民歌《一朵鲜花鲜又鲜》是电影《阿诗玛》的插曲,在中国广为流传,观众在醉人的歌里感受来自春城鲜花的芬芳;同样也是电影《阿诗玛》插曲的《马铃响来玉鸟儿唱》,以活波欢快的旋律歌颂者阿诗玛、阿黑哥纯洁坚贞的爱情,也表现着撒尼人民的追求幸福自由的那种意志。值得一提的是,在歌曲《马铃响来玉鸟儿唱》中,几位南宁观众主动与云南歌手同台,而台下观众也纷纷跟着旋律一起演唱,“台上唱来台下和”,现场一片欢乐。
爱情是民歌最不可或缺的元素。要说最打动人心的广西爱情民歌,一定是“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的《世上只有藤缠树》;要说流传最广的云南爱情民歌,那一定绕不开“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的《蝴蝶泉边》。广西第五代刘三姐陈春燕和袁泉为观众演唱了《世上只有藤缠树》,云南歌手杨德洪、唐中慧演唱了《蝴蝶泉边》,让观众分别了解到“刘三姐”“阿诗玛”的动人爱情故事,掀起晚会的高潮。
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云南演员还精彩准备了广西特色节目壮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伴随着好山好水,和着好歌好舞,演员用《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响民族团结,歌颂美好的生活。在两地演员载歌载舞共唱民族团结,祖国富强,共唱《美丽中国梦》中,整场演出落下帷幕。
当晚,云南演员用民族歌舞的视听盛宴展示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让南宁观众更好地了解云南文化;南宁的优秀歌手也用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东道主”的文化实力,最美的音乐在这里交汇,民族的团结在这里演绎。
“相约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2017大型民歌专场演出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指导,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承办。
本次活动得到了昆明市文化馆的大力支持,组织了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优秀歌舞节目为绿城市民呈上了一场民族歌舞盛宴。